水处理市场集中度创新高 CR10占据38%

随着国内环境产业与水务市场进入深刻重构期,中国水务市场经历了生态共生、资本合作、竞争加剧等阶段。经过几年调整,污水处理市场行业集中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CR10数据在2015年后得到了快速增长。

一、5年几乎翻一倍的CR10

根据E20研究院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城镇(包括设市城市、县城,不包含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市场化比例达45%,污水处理能力逾19万吨/日。其中,北控水务位居首位,市政污水总规模为2855.36万吨/日,已运营规模为1247.46万吨/日;首创股份紧随其后,市政污水总规模达1200万立方米/日,已运营规模为865.4万吨/日。将十大影响力企业综合来看,2018年度,CR10市场集中度达38%,市政污水市场化占比51%。

污水/垃圾/环卫市场化集中度(CR10)变化

1.jpg

数据显示,CR10数据在2015年后得到了快速增长。在2014年,CR10仅为20%,发展至今,该数据在5年内几乎翻倍。

如果将样本锁定在A方阵23水务企业,则可以看到,北控水务与首创股份的污水处理能力之和,已占到样本总量的36.48%。

北控、首创污水处理能力VS21家污水企业

2.jpg

从2018年度各家水务企业的新增水量来看,北控水务新增水量494.28万吨,排名第一;首创股份新增242.38万吨,位列其次。对比企业水务总规模榜单,可以发现,新增水量榜单与总规模榜单高度重合,在总规模榜单中排名靠前的企业,在一年中得到了更多的新增订单,强者恒强。

3.jpg

二、行业集中度增长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水处理能力分散在各地水务、市政等政府部门,或者区域性水处理企业手中。由住建部启动的部分政府公共服务外部化,打破了中国2000多个市县公共服务地域分割化、碎片化的局面。国发〔2014〕60号文所提到的基础设施规模化运营,带来了行业集中度的初步提升。

2015年以来,水十条、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征求意见稿等行业推动政策的出台,以及PPP相关政策的红利,快速推动了水业市场的发展。多家水企积极布局国内市场,在不同区域提供多元服务。市场的扩大,使不少企业手中开始聚集多个大额投资的污水PPP项目;同时,一些大型水务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跨区域经营和规模化发展,逐渐成长壮大。

在2017年8月,原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对PPP的讲话以及后续的财办金〔2017〕92号文件,拉开了PPP整顿规范的序幕。随着系列规范政策的发布,环境产业像猛然间被泼了一盆冷水。多家上市环保公司陷入债务危机,行业收益严重下滑,多家企业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在危机加剧后,不少企业通过出售资产和股权出让等形式寻找出路,行业整合并购趋势愈加明显。根据中国水网不完全统计,2018年水务市场的收并购项目为29起,涉及金额为68.42亿。这也促使了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E20研究院将其集约化类型划分为两大类、四小类进行解析。分别是管理集约型,包括区域集约型和规模集约型两类;业务集约型,包括网络集约型和要素集约型两类。当前的整合阶段主要为“规模集约”,也是目前在四大集约类型中最为成功的部分,是思维集约的初级阶段。该阶段中,通过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通过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规范交易,采取公开竞争方式进行配置,让优秀的公司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居于头部地位。

三、集中度增长是利是弊?

业内普遍认为行业集中度过低,市场分散会制约着行业的技术进步及服务的集约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水务领域集中度得到了明显提升。而对比发达国家情况,还可以看到我国的集中度数据仍不算高。未来随着市场进一步放开,这一数据或将继续攀升。

集中度的提升将带来企业竞争力、技术水平、服务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在集中度提升后,企业主体增大、品牌意识提升,对于推进监管政策的落地有正向作用。与此同时,大型水务公司的快速扩张、市场的变动调整也引发了环境产业“国进民退”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产业的不健康发展,也有人认为这是市场经济作用下的必然现象。

“对于技术驱动的领域,盲目提高集中度未必是个好的选择,资本市场往往是提高集中度的助力,然而资本对于技术创新却没有太大的帮助。”E20研究执行院长薛涛表示。他认为,我国倾向于用法国只有两家大型环保企业来作为应该全面提升集中度的理由,却忽视了德国、日本和美国存在大量中小环保企业的事实。此外,即便法国,两家大型环保公司也经常在细分领域与本国的小型技术企业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