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湖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去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城市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较上年上升2.9个百分点;
地表水国家评价考核断面水质总体达优;
水土保持率较上年上升0.19个百分点;
城市功能区噪声昼、夜间点次达标率较上年分别上升1.5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如何测得?是否准确可靠?
“数据以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及监测能力的提升为支撑。”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马超表示,一张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监测网在全省张开,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全省环境质量状况。
监得更宽,测得更准
过去一年,我省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自动监测能力提升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
截至2023年底,围绕环境空气质量,全省共设国控监测点位79个、省控监测点位111个;围绕地表水水质,全省设有国家考核断面147个、省控考核断面534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共有32个,省控城市降水监测点位43个;围绕声环境质量,全省已设城市区域监测点位1631个、道路交通监测点位865个;围绕辐射安全,全省设置电离辐射监测点位59个、电磁辐射监测点位1个。
在监测点位不断拓展同时,我省着力提升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建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79个、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11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308个、颗粒物组分站15个、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站9个、非甲烷总烃站16个、声环境自动监测站点20个。
“简单来说,不仅监测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监测的现代化水平也更高了。”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负责人表示,《公报》中展示的生态环境数据不仅能客观真实反映我省环境质量状况,还能进一步在污染溯源分析、环境质量预测预报、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引领。
“天空地”全面监测洞庭湖是未来重点
今年,湖南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网络建设仍在有序推进。“提升监管能力,实施‘洞庭湖总磷污染测管一体能力建设’是未来重点。”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洞庭湖总磷攻坚,是我省“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内容,因此,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监管,成为完善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一环。
“建设内容主要包含‘测查预溯管评’六个部分。”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介绍,“测”指形成流域生态环境要素的全面感知和动态监控;“查”指通过对污染源全面摸排,找到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问题,锁定需重点关注的污染源类型;“预”和“溯”分别指预测预警和分析溯源,通过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不利影响进行研判分析和提前应对,将污染防治的重心由治向防转移;“管”指对污染排放进行科学治理和管控,并对污染治理主体进行严格监管;“评”指对治理措施手段的效果进行评估。
洞庭湖总磷污染测管一体能力建设项目完成后,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将实现对洞庭湖三市一区总磷污染高值区等突出问题精准识别、潜在风险有效预警、污染态势高效感知、污染负荷深入分析、治理成效综合评估等功能。
“未来,依托监测网络精准发力,我省将更有效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该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